在甲骨文全面接管Sun公司技术的第一年里,甲骨文就开始进入多头并进的时代。因为公司计划与开源社区和谷歌公司一争高下。不过甲骨文还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和从Sun收购而来的大量高级项目,从Java和NetBeans IDE的升级,到StorageTek存储单元,Solaris操作系统和Sparc硬件都有所涉及。甲骨文到底是毁了Sun,还是救了Sun呢?
甲骨文在2010年1月底正式收购Sun公司。从那以后,甲骨文追求的目标就是帮助Sun从亏损的状态中解救出来:实现赢利。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在2009年9月表示,在等待甲骨文以74亿美元收购Sun的交易完成过程中,Sun一个月就要损失1亿美元。从那以后,埃里森就对Sun公司欠佳的管理模式提出了质疑,并且强调说Sun无法从Java中赚取大量的金钱,但甲骨文可以。
因此在过去的一年里,甲骨文想方设法地寻找一切机会来赚钱就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了。而Sun就不会这么做。这种对赢利的追求,迫使Sun以研发为中心的文化不得不退居次要地位。甲骨文对自己全面掌控Sun技术的断言毫不遮掩,即使这样做会让Sun公司的那些技术元老们伤心绝望也在所不惜。
确实,如果被收购前的Sun一直在赢利的话,公司也就不会走到被收购的地步。相反,Sun走向没落的迹象从他们硅谷总部的人烟绝迹就可见一斑了。举例来说,Facebook正在迁往之前Sun在旧金山湾最南端的研发中心所在地,那里曾经是Sun王冠上的一颗宝石。
甲骨文对Sun的技术做出了一些常识性的调整,比如将Sun的硬件与Exalogic Elastic Cloud系统中的甲骨文中间件搭配使用。不过甲骨文的行为也对开源领域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比如Hudson持续性综合服务器和Java本身就引起了争议。
不过,回顾甲骨文在过去一年中的行动可以发现,Sun被收购之前的产品线还是在继续发展中的,这多少让心仪Sun技术的IT专业人员有些许欣慰(Sun Cloud是个例外,在被甲骨文收购后,这个云计算[注]平台就消声匿迹了)。
不过,Apache软件基金会一位一直对甲骨文Java许可条款,以及平台控制权有争议的官员还是对甲骨文表示了认可。Apache软件基金会负责Apache Harmony项目的合作创始人Geir Magnusson表示,“从各方面来看,我认为甲骨文是一家非常成功的技术企业,因此甲骨文对待Sun技术也会有专业的态度,我认为他们会做的非常棒。在过去的一年到一年半时间里,他们所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将围绕开源社区的所有技术进行分类和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