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机通常来说都具有比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也便于管理和控制——这些优势特别有利于私有云[注]的搭建。
“大型机就是云。”Toigo国际合作伙伴CEO Jon Toigo称。这是一家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数据顾问公司。
如果你和Toigo一样,将云定义为可以动态部署的一种资源——也就是说,资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配或者收回,可以为公司带来出色的安全性和良好的管理与控制,“那么,所有这些,大型机都具备。”他说。
当然,并不是只有Toigo对云的构成下过定义。多数专家都认为,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动态部署是自助化的——也就是说,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自助部署。
但是,在主机的控制环境下,传统上都是需要管理员根据具体任务来进行部署的。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云计算[注]大都运行在x86分布式架构上,而不是大型机上的原因。其他原因还有:大型机硬件设施比较昂贵,许可费用和软件费用也高得惊人,而且企业一般都缺乏大型机的专业技术人才。
大型机 迎接云
然而,大型机厂商都想在云计算领域分得一杯羹。根据去年秋天由CA赞助的针对200位美国大型机高管的调查问卷显示,7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大型机将成为未来云计划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IBM也一直在为推动大型机成为云平台而努力。去年,该公司推出z企业级大型机,为用户提供了在统一管理中心实现大型机和分布式计算平台的整合,这是IBM致力于将大型机融入云环境的重要策略。
IBM十年前推出了此类大型机,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计划。zSeries S/390及更高档次的机器都运行在Linux平台之上。
虽然大型机实现虚拟化已经有30年了,但是由于z系列虚拟机OS的推出,Linux使得在大型机上可以运行x86虚拟服务器。
在过去几年,有些企业在大型机上使用Linux来虚拟化x86服务器。一旦开始这样做的话,企业就获得了私有云的基础。
“如果你具有可扩展服务器的话,在交易管理中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Hurwitz&Associates公司总裁兼CEO Judith Hurwitz表示。“这种平台拥有扩展性和基于核心的内置分区功能。”而且,大型机最重要的特性——可用性、可靠性、可管理性和安全性也是各大公司最为看重的。因为他们认为,这恰恰是云环境下商业应用的重要领域。